转:中国的高校都教出一群什么垃圾?

中国的高校都教出一群什么垃圾?

By 郭艳茹

看到北大、清华的十名博士联名呼吁抵制圣诞,不仅想所谓的中国一流高校这些年都制造了一些什么垃圾?在一个日益开放的背景下,人民有自由选择他们生活的方式,过圣诞节还是过端午节,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别人来指三道四,文化保卫名义下的哗众取宠,除了报漏鼓动者的无知、狭隘和自以为是外,没有任何人把它当做一回事。

在几十年的强权控制之下,中国人曾经听过太多的不许、太多的必须,终于有一天,来自强权的声音变弱了,人民可以自由的选择的他们的生活,可以在端午节吃粽子,在八月十五吃月饼,在春节放鞭炮,当然也可以在情人节送玫瑰,在圣诞节唱Merry Christmas,只要自己高兴,与别人何干?什么时候中国的所谓的精英才能学会不把人民的私人生活同宏大的意义结合在一起并借此赋予自己为别人谋划生活的权利(力)?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全球文化会逐渐趋同,连我们学院大门口卖牛奶的老太太都知道WTO会影响到牛奶的价格。一个在wto背景下长大的中国孩子,同国外同龄人的文化差异可能比同他在封闭环境下长大的父辈还要小。NBER有一篇Working Paper,分析了全球化对啤酒、葡萄酒消费习惯的影响,最终证明在1963-2000年的近半个世纪,由于全球化(包括贸易和移民)的影响,各国消费者在两种酒类的消费偏好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文中引入了代际交叠模型,也就是说这种改变不是短期内立即完成的,而是经过几代的缓慢积累逐渐完成的。这令我们想起“世界大势,浩浩汤汤”这句话,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与渗透,已成必然,无论如何不会因为几个人的呼吁和抵制而发生改变。

且不论其是否有用,不能明白的是这种抵制的意义何在?捍卫本土文化?维持文化自信?抑或自信表面下的深度的文化自卑?哈耶克讲过,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经济体中有利于生存的知识在传统中的积累。人类社会在演化的过程中,那些有利于经济体中的个体生存、发展并在竞争中胜出的知识最终会作为传统、文化、习俗、价值观被存留下来,并代代相传,相反,那些于生存、发展不利的知识,则被逐渐淘汰,惟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体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一个长期封闭的经济,一旦被置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必然会遭遇一个文化的优胜劣汰问题,而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封闭的经济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都获得了提高。也许这个过程会带来一些文化意义上的悲怆感,但比起一个社会长期的繁荣与昌盛来,这种悲怆感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人的自怨自艾。

一种好的文化从来都不需要捍卫,只有频临灭绝的动物才需要保护。所谓捍卫本土文化的论调,与其说是表达维持本土文化的自信,不如说是显示了面对外来竞争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自卑和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在于少了一种与全球化相适应的“世界公民”的大气和胸襟。实事上,知识和好的文化是属于全人类,只要一个社会不是固执的非要将自身置于其外,“凡是帝国主义赞成的,我们都要反对”,则这种文化的益处必然会惠及其成员。抵制圣诞、捍卫本土文化的高校精英们,其所着西装革履、所带眼镜、所扎腰带、所学知识、所顶博士名号,哪一样不是学自西方?面对这种文化的冲击,鸦片、缠足、长袍马褂的失守,今天来看,说得上是悲哀的事情吗?

一个好的学者,尤其是一个自认为对社会负有责任的学者,必须要有开放的胸襟、历史的眼光,睿智的判断力以及对人民的幸福的真正关怀,惟有这样,他才能对眼前发生的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是当前蔡元培校长所努力倡导的精英教育的精神,而十博士联名抵制圣诞恰巧报漏了今天的高等教育中这种精神的缺乏。对本土文化的狭隘固守,除了反映出所谓的精英们眼光、见识的不足,还暴露出他们太想将自己的文化偏好置于大众的幸福之上了:在将我们这个国家同某些固定的文化符号联系在一起还是同没有符号的发展与繁荣联系在一起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Loading

Tags:

2 Responses to “转:中国的高校都教出一群什么垃圾?”

  1. […] 12月23日的博客文章《中国的高校都教出了一群什么垃圾》在cenet上引发了一场混战,或毁或誉,乱成一团,有心者追至我的博客,顺藤摸瓜、追根溯源,要把我这个阶级敌人的本来面目彻底揭穿,这使得我这样一个三流院校的教书匠刹那间也体会到人家公众人物的感觉,禁不住先飘飘然一番。 […]

  2. 椰子啊椰子 says:

    9个了已经

Leave a Reply